当前位置:首页五险学习养老

社保可以追缴几年,追缴社保有时效期吗?

2024-08-05 16:35:16

1. 追缴社保有时效期吗?

社保可以追缴2年,因为社保的追缴时效一般是两年之内。

  如果劳动者未在两年内举报、投诉本单位没有按时缴纳社保费用,或者劳动部门未在两年内发现单位的没有按时缴纳社保费用的违法行为,劳动部门一般就不能再进行追缴,查处。

  社保法2年追缴期限是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有连续违法违规行为,是从违法违规行为终了之日起开始计算。

2. 追缴社保有时效期吗多久

1、劳动者要求单位补缴社保费,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原因仲裁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 社保的追缴期限是多长时间

社保可以追缴2年,因为社保的追缴时效一般是两年之内。

如果劳动者未在两年内举报、投诉本单位没有按时缴纳社保费用,或者劳动部门未在两年内发现单位的没有按时缴纳社保费用的违法行为,劳动部门一般就不能再进行追缴,查处。

2年追缴期限是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有连续违法违规行为,是从违法违规行为终了之日起开始计算。

4. 追缴社保的时效

未交社保追诉期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社保没有缴纳,可以要求公司为我们补缴社保,但是一定要在一年之内,因为社保只能够补交一年之内的。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5. 向单位追缴社保有没有时效期

我国法律规定,社保最多可以补交两年,意思是从补交的月份开始像前推算(是按补交的时间段来计算,不是按累计月份计算。例如:本月是10年4月-09年4月的任意的一个时间段,都是按一年来计算。如10年4月-09年的3月到08年的4月任意一个时间段都是按两年来计算,只单独补交08年9月这也是按两年来计算)。

在2年内,如果需要补缴社保的,可以按照社保养老保险补缴公式补缴就可以了。

补缴超龄养老保险费的计算办法:

调入时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2(月)×(30%+超龄年限×1%)×超龄年限。

超龄年限=调入时实际年龄-规定年龄。(超龄年限中的月份数,6个月以下的按半年计算,7个月以上的按一年计算)

补交时须提供以下资料:

1.劳动或人事组织部门的调令原件及复印件;

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职称证书;

4.军人配偶在异地参加养老保险且按规定将养老保险转移到军队,须提供:退出现役军人《干部调入申报户口证明信》复印件、军人配偶调入本市的调动手续原件与复印件、军人配偶本市户籍证明复印件。

6. 社保追缴时效有限制吗

一般情况下社保是不允许补缴的,不过这几种情况,还是可以补缴的。

1、个人缴纳社保时,之前就有断缴的情况。很多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在缴纳社保的过程中会因为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社保断缴,在2018年社保改由税务部门征收后,很多地区发布了最后补缴通知,只要之前社保有中断的情况,个人是可以进行补缴的,不过现在关于社保补缴政策越来越严,很多地区都取消了社保补缴,具体还能否继续补缴,还要以当地政策为准。

2、很多上班族会因为跳槽、辞职等原因导致社保断缴,一般情况下,职工社保断缴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个人是可以自己申请补缴的,如果社保断缴时间超过三个月,那么社保待遇就会受影响,例如医疗保险断缴时间超过三个月,那么需要重新缴纳医疗保险满半年后才能恢复医疗保障。

3、如果是单位原因没有按时给职工缴纳社保,或不小心漏缴社保导致社保断缴的,那么可以由单位出具相关证明向当地社保部门申请补缴。如果职工已经和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那么按照规定,职工入职30日内必须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如果单位没有给职工缴纳社保,那么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给自己补缴社保,经过劳动仲裁后,单位需要把未给职工缴纳的社保一次性补缴。

4、除此之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允许补缴,如果城乡居民参保者已经60周岁,在60岁时社保缴费年限还不足15年,那么剩余未缴纳年限的社保是可以一次性补缴的。

7. 追缴社保有时效期吗怎么算

原单位三年社保没有缴纳。如果现在追缴,是没有过时效期的。可以通过劳动局举报或法院起诉的方式追缴。

8. 追缴社会保险有没有时效期限?

追缴社保没有时效的限制,如若用人单位存在欠缴社保的行为,职工可以一直进行追究。

而且在实际的情况中,相关部门除了要考虑时效的影响,还需要判断用人单位欠缴社保这个行为是否存在连续和继续的状态。

所以,在追缴社保方面,是不受到2年时效的限制的。如若职工发现用人单位欠缴社保的行为,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进行劳动仲裁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您的合作。
版权所有:五学知识网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