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折旧额用EXCEL,电子表格年折旧额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
1. 年折旧额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
Excel折旧计算函数sln,syd,vdb,db,ddb
针对固定资产折旧计算,Excel专门提供了几个财务函数供我们根据需要选择和使用。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五种Excel折旧计算函数sln,syd,vdb,db,ddb
函数功能说明:
sln函数按照直线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sln(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数)
syd函数按照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syd(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数,时期值)
vdb函数按照可变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vdb(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数,开始时期,截止时期)
db函数按照固定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db(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数,时期值)
ddb函数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ddb(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数,时期值)
sln函数
sln函数按照直线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SLN($A$2,$B$2,$C$2)
syd函数
syd函数按照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SYD($A$2,$B$2,$C$2,E2)
vdb函数
vdb函数按照可变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VDB($A$2,$B$2,$C$2,E2-1,E2)
db函数
db函数按照固定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DB($A$2,$B$2,$C$2,E2)
最后两年将待折旧余额平均摊销,公式为:
=($A$2-$B$2-SUM(F2:F9))/2
ddb函数
ddb函数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DDB($A$2,$B$2,$C$2,E2)
最后两年将待折旧余额平均摊销,公式为:
=($A$2-$B$2-SUM(F2:F9))/2
2. 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
先计算每年折旧额,然后按跨年度占每一年的月数平均分摊。比如5年按年数总和法折旧,从2011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月开始折旧。资产原值1500万。第一年折旧额1500×5/15=500(万元),第二年折旧400万元。2011年应提折旧500÷2=250(万元)。2012年应提折旧500÷2+400÷2=450(万元),以此类推。
3. 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计算公式
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它的计算方式比较简单,就是繁琐。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举个例子:
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 (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4. 年数总和法的年折旧额公式
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种类之一
年数总和法,是指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年数总和法
外文名 Sum of Years Digits Method
别名 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
类型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适用对象
固定资产
意义
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适用范围
年数总和法的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固定资产: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
计算公式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5.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折旧年限
上月折旧计算:选用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累计折旧计算: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计入“累计折旧”账户,并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及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6. 年数总和法折旧额怎么计算
应计提折旧额计算:
第一种,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
第二种,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第三种,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
第四种,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 C2=(X-C1)*2/N,
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最后两年需改为直线法折旧。
7. 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怎么计算
直线法:也叫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预计使用的年限 或=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使用的年限比如:一项固定资产原价20000,预计净残值2000,预计使用的年限为9年 那么相应的年折旧额=(20000-2000)/9=2000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他的特点是折旧的总额不变,但每年的折旧率逐年降低。开始用资产的头几年,资产的效能高,所以折旧大,后几年,贡献低,所以折旧相应的少。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是递减的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这递减分数的分母(比如预计使用5年,递减分数的 分母 则为 5+4+3+2+1=15),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做递减分数的分子(即分子的顺序是 5,4,3,2,1)所以如果预计使用的年限是5年,相应的年折旧率是5/15, 4/15, 3/15, 2/15, 1/15.-----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关键是折旧率因此如果题目中告诉了原价,预计净残值,由预计使用年限推出年折旧率,就可以算出年折旧额了与此有点相反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他的特点:年折旧率不变,每年的折旧率都是: 2/预计使用的年限; 这体现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里的“双倍” 但是每年计提折旧的基数变了(期初固定资产的净值 每年在变化) 这体现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里的“余额” 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是一样的=(到那时的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2 举个例子,某设备的原值是800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那么设备的第一年该计提的折旧? 首先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2/5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原价-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800-0=800万(最后两年考虑残值) 所以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800* (2/5) =320万同理,第二年的折旧 年折旧率不变还是2/5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原价-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800-320=480万 所以第二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480*(2/5)=192万第三年的折旧额同第二年的一样的算法除了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是一样的,=(原价-所有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预计净残值)/2 月折旧为年折旧除以128. 年数总和折旧方法计算公式
设备折旧费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 =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例1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承例11,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1: 表1
年份 尚可使用寿命 原价-净残值 年折旧率 每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1 5 576000 5/15 192000 192000
2 4 576000 4/15 153600 345600
3 3 576000 3/15 115200 460800
4 2 576000 2/15 76800 537600
5 1 576000 l/15 38400 576000
例:丁企业在2002年3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为30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要求计算出2002年和2003年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同时要注意折旧的年限一年与会计期间一年并不相同。
该固定资产在2002年3月购入,固定资产增加的当月不计提折旧,从第二个月开始计提折旧,因此2002年计提折旧的期间是4月到12月,共9个月。
2002年计提的折旧额为:300×(1-5%)×5/15×9/12=71.25(万元)
2003年计提的折旧额中(1-3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一年的,(9-12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二年的,因此对于2003年的折旧额计算应当分段计算:
1-3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5/15×3/12=23.75万元。 4-12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4/15×9/12=57万元 2003年计提折旧额为:23.75+57=80.75万元。
9. 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总额平均地分摊到使用年限内的各个会计期间的方法。
它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是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减退的,与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没有关系。
在直线法下,每期的折旧额都是相等的。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折旧率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逐年递减的折旧率是以固定资产当年开始时的尚可使用年限为分子,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逐年数字总和为分母而计算求得的 计算公式: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10. 年数总和法月折旧额计算公式
折旧率计算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11. 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计算公式
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它的计算方式比较简单,就是繁琐。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举个例子:
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